信 用 金 卡

发布时间:2010-02-26阅读次数:
分享到:

 

    每天一只鸡蛋、一瓶鲜奶,是城里孩子早餐的基本内容。普通家庭在奔小康的征程中,孩子先于爷爷奶奶和父母实现之,是符合国情民生的。吃牛肉的体质,也是将来适应全球一体化激烈竞争的物质保证。
    我孩子上幼儿园大(三)班,简称“大三”。我记得当时只需打一个免费电话185,第二天光明公司就上门安装邮箱。第三天早晨一打开奶箱就收到一份惊喜,仿佛圣诞老人夜间穿过烟囱送达的礼物。从此每天打开箱子均有一份收获,有如远方朋友的手写信,有如田螺姑娘为善良的官人吴氏煮好的甜羹,不论三九严寒,不论雨雾霜雪。孩子四岁前体弱多病,但长年喝牛奶,现在抗腐拒变能力大增,像一头小牯牛。孩子身体好,等于父母发奖金,孩子三天两头上医院,小小感冒就得两、三百块,把父母的医疗保险卡花的精光,除了拿热水袋,母亲还用手心焐热滴管中冰凉的“头孢”,最是那针头戳进细细的血脉,手一动鼓包,拔掉重戳,针扎在孩子肉里却疼在父母心头。
    牛奶公司是诚实守约的,顾客先消费,铺底周转,次月收费,并征求意见,是否调换品种:鲜奶、酸奶;袋装的、瓶装的;甜的、淡的;停订、续订。主客双方自觉自愿,配合默契,少有纠纷,受益面日众。顾客没想到的,商家已经做到了,服务永无止境,三产大有可为。
    一天孩子问我:“爸爸,是谁送奶给宝宝喝呢?”我像一名面试答辩生,遭遇“黑障”现象,给问症住了。我想说是雷锋叔叔、是七大姑八大姨或者白胡子红衣圣诞老人,可是我又怕我不说他倒明白我一说他反而糊涂。就反问:“你说是谁呢?”孩子说:“是送奶员!”对的,是送奶工。历时数年了,却从来未曾见过面。公司要求他们上楼脚步不许发出声音,以免惊醒熟睡的居民。是男的还是女的?是青年人还是中年人?住城乡结合部还是租平房?是城里下岗职工还是进城谋生农民?他们每天清晨几点起床才能保证顾客天亮时打开箱子肯定能取到奶呢?他们如果出门时未穿雨衣而途中下雨就那么任其淋湿吗?严寒的冬天,凌晨是一天中温度最低的,喝奶的人在暖被窝里做着美梦,不只有他们冒着西伯利亚寒流、耳闻目睹水结成冰冻的全过程吗?他们每天是否舍得剩一瓶奶带回家给自己的孩子喝呢?也无奈经常跳槽吗?他们会否放纵一回在娱乐城花数百元过“平安夜”呢?他们是否羡慕捡破烂的,遇到大雨天,可以美美地睡上一个大懒觉。
    我印象中只有一次例外,打开奶箱是空的,有一张纸条,写着歪歪斜斜的字:因交通事故,今天奶没有送到铜陵,请原谅!然而也奇怪,我全家人不仅没有怪罪,反而认为这张纸条比牛奶更营养更无价,是打动我心的信用金卡,是市场经济超越“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有权就是爷”庸俗观念的,宝贵而又渺小的诚信,是传统美德的活化石。还有一次,因吸管用于吃椰子而提前用完,我写了张条子:请放吸管。果然,我一打开箱子,既有奶又有吸管。我感动,这便是一种本来的文明的协调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不需要干部盯着,不靠烟酒研究,没有斤斤计较。许多喝奶人,食言过多少啊,却面不改色心不跳。
    我们应该在自己一亩三分田里,像送奶工一样低头耕耘和求证。我代表孩子谢谢送奶工,借用朋友的短信祝福他:今晨的你是安心的,今年的你是顺利的,今世的你是健康的,今生的你是幸福的。(朱本红)

上一条: 起个好名字
流量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