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安徽商报
继第一家商业综合体在池州落户后,第二家为何选在了蚌埠?
作为进军西南市场的桥头堡,2009年底,商之都将第一家商业综合体实验项目开在了长江边的池州,这表明“敢于先行”的商之都开始改变其单一百货门店扩张方式,涉足商业综合体经营,寻找新的更具竞争力的营利模式。这是商之都走“一体两翼”道路上积累宝贵经验,经历两年的有益尝试后,商之都又开始将商业综合体的触角延伸到淮河边的蚌埠。那么,第二家为何会选择在蚌埠?这将怎样改写商之都的战略布局?对蚌埠的商业环境又将产生哪些影响?记者展开了采访。 记者 邹传科
有利的商业竞争大环境
“蚌埠有百万人口,商业竞争环境有利与商业综合体的布局。”商之都相关负责人分析,百货业在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后,外资百货企业纷纷涌入,竞争加剧,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同业态,即百货之间的竞争,还包括不同业态之间的竞争,如网上店铺、电视购物、超市等也成为了百货业的竞争者,中心城市的市场争夺激烈。相比之下,二级市场的竞争相对缓和,特别的中西部地区的二级城市,居民消费有自身的特点,区域环境也有特殊性,外来竞争者由于对市场部熟悉,进入门槛比较高,这些为本土百货进入二级城市,在二级城市发展提供了机会和优势,这也符合商之都的区位定位。
而蚌埠是皖北重镇,蚌埠商业综合体可以称作“皖北旗舰店、桥头堡”,辐射半径大,商品定位高,未来服务面广。
战略机遇成就市场布局
战略机遇成就了蚌埠的商业综合体。 自2009年池州购物中心广场开门纳客开始,商之都“一体两翼”的布局拉开序幕。那么何谓“一体两翼”?商之都有关负责人表示,所谓“一体”是指商之都未来的新定位,即将商之都打造成为一家“商业综合体及运营商”,而“两翼”则是商业零售和休闲服务。这种经营模式也是商之都顺应市场变化的战略调整。 而池州和蚌埠恰好又具备适应这种经营模式的复合型建筑载体,这些都成就了商业综合体的布局。
同时,商之都的相关领导也表示,商之都在皖北市场的整体布局网点较少,皖北的发展速度以及商之都立足安徽的战略需求也决定了商业综合体的布局选择。而蚌埠商业综合体也为商之都细耕市场起到了联动、带动作用,弥补了市场空缺,加快了商之都的全省“联网”。
经济发展呼唤综合性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二级城市的消费需求的档次也在慢慢提升,而阻止市场份额外流的有效方式之一莫过于最大限度的满足这部分的需求愿望,这些都呼唤着购物中心的出现。
将第二家商业综合体选择布局在蚌埠,既是基于立足安徽的战略需要,也是新兴业态的繁荣在商业中发展较快的延伸,同时也是由于蚌埠是重要能源基地、交通枢纽中心及人口大市,现实和潜在消费能力较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GDP指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等走在皖北的前列,经济发展在呼唤消费者需求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经营模式。
商业综合体将改变了当地没有大型百货商场、商业分散的局面,加快当地商贸流通的发展和商业繁荣,也能够起到进军皖北市场的桥头堡作用。
阅读延伸:商之都,安徽第一商业品牌
安徽商之都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500强、国家重点培育的15家流通企业之一——品牌价值103亿元的中国徽商集团,享有“安徽第一商业品牌”美誉,秉承古徽商“贾儒相帮,勤俭和谐,以人为本,诚信为商”的企业理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各界。商之都“所到之处,璀璨全城”,无论是合肥,还是六安、滁州、淮南、池州、宣城、宿州、亳州……还是今天的蚌埠,商之都都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了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不断升级。商之都所到之处,新的城市商业中心由此诞生,蚌埠商之都即是如此。